冬恃雪冰寒彻骨,夏凭雨露绿满枝。十年一瞬天山下,恰是黄昏告别时。”8月底,江南大学食品学院银龄教师陶谦发了这样一条“朋友圈”,告别自己10年的援疆工作,也为自己的教师生涯正式画上句号。
从2014年前往新疆石河子大学对口支援,到退休后成为石河子大学首批“桑榆再绿工程”教师,再到教育部高校银龄教师支援西部计划的首批成员,陶谦用心书写浓浓“山海情”。他的行动也影响了妻子和女儿,她们先后前往新疆工作,从一人援疆,到全家援疆。
为什么要去新疆?陶谦说:“因为国家需要、工作需要,这是我的义务。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我也愿意把我掌握的知识传授给更多人。”
回想起2014年3月初抵新疆时的场景,陶谦至今依旧动容:“当以前看过的地图、脑海中那些描写边疆的诗句从纸上变成现实,广袤的土地和壮美的风景让我震撼。”
陶谦引用了陆游“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的词句表达当时的心情。他说:“这是我对陆游不能为国建功立业的苦恼表示同情,也表达了自己能来新疆工作的激动和做好工作的决心。”
在石河子大学,陶谦挂职食品学院副院长。“食品是江南大学的优势学科,既然我来到这里,也希望传输更多的江南经验。”他用最短的时间听完学院所有老师讲课,了解大家的上课特点,并结合江南大学相关课程、教师授课方法和学科发展,组织多次教学研讨会。通过他的牵线搭桥,促成了安琪酵母集团与石河子大学食品学院的合作……助力石河子大学食品学院专业快速发展。
从江南水乡到天山脚下,陶谦感受着不一样的山川土地与风土人情。“这里的条件不错,生活上很方便。只是冬天的时间比较长,温度低,很干燥,外面白皑皑一片,缺乏了江南冬天的生机,刚到这儿时的确觉得有些单调。”陶谦说。
但他的课堂足够精彩。在石河子大学,陶谦给同学们上专业课《食品工艺学》《饮料概论》等课程。“本科生的专业课,需要让同学们扎实掌握基础原理,激发同学们对专业知识探索的兴趣。”陶老师讲课的案例也连接着东西部地区的发展。番茄酱的厂家逐渐从东部地区转到新疆,来自江苏的蟹苗来到中国与大海最远的地方并最终长成了被端上餐盘的大闸蟹,还有鲜活的大虾、三文鱼,这些与地域条件有显著的关系,但更离不开食品人的付出……
为了让同学们更直观地理解食品加工原理,他在讲授“热处理与杀菌”的课程时,特意收集了多种的软硬包装食品,并做了一些体现“排气”工序作用和效果的罐头。生动形象的讲解和演示,让同学们更快掌握了知识点。
扎实的专业基础,深入浅出的讲解,善于旁征博引,幽默风趣的上课风格,深受学生们的欢迎。
2019年12月,60周岁的陶谦到达退休年龄。他可以选择回到无锡,但最终陶谦决定留下来,响应号召,成为一名银龄教师。
“新疆缺老师,有些学校已经开设了一些专业,但核心课程缺老师上。学校盼着老师来,学生等着老师来。我已经退休了,没有了科研任务,孩子也大了,所以我愿意继续发挥光和热,留在课堂上,教授孩子们专业知识,助力这里的学科专业建设,提升科学素养。”陶谦说。
除了教学工作,还要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师资队伍,陶谦的学生还有石河子大学的青年教师们。
“很感激,在我刚走向工作岗位,就遇到了陶老师。”程少波是陶谦的徒弟之一。他从石河子大学毕业并留校任教后,就与陶谦结成了“对子”。从指导备课试讲、出卷阅卷、科研立项,到处理教学与科研工作中遇到的难题,陶谦手把手带着程少波,让他从一名新手教师快速成长起来。陶谦还把自己的自制教具全部带到课程组分享,希望他们带进课堂,提升课堂的趣味性。
既关注青年教师的工作,更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和个人成长。“在平时的相处中,我发现,一些刚入职没几年的老师们总会纠结,是离开学校继续深造还是安心教学,是追逐更高的学术成果还是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我会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他们分享一些观点,希望可以帮助他们打开心结。”
今年6月,古尔邦节期间,陶谦家里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回族姑娘单宇晴。原来,早在2016年,陶谦在参加学校的“民族团结一家亲”结对子活动时,就与当时的大一学生单宇晴结为“亲戚对子”。
“这个小姑娘和我女儿差不多大,结成‘亲戚对子’,我就多了一个女儿。”陶谦说,他会经常和单宇晴谈心,了解她在学习和生活中的情况,给予必要的指导;一起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每年的肉孜节、古尔邦节等传统节日,陶谦会邀请单宇晴来到家里和家人们一起过节。
2023年夏天,单宇晴从石河子大学研究生毕业,面临着找工作的问题。陶谦和单宇晴的爸爸妈妈一起分析单宇晴的性格、专业优势和发展前景,为她参谋。如今,单宇晴入职的工作单位正是陶谦建议的单位类型。
“结对子”活动早已随着单宇晴毕业而告一段落,但是民族一家亲的感情已深深融入两个家庭。“我们时常走动,真的就是一家人。”单宇晴说。
虽然陶谦已经正式退休,但江南大学与石河子大学、江苏与新疆的联系更加紧密。在陶谦和更多对口援疆老师们的带动下,石河子大学的老师们可以通过选拔前往江南大学继续深造,提高教学水平,江南大学的毕业生们,也愿意前往新疆传道授业。
越来越多的“苏老师”们,浇灌着美丽的“石榴花”。
本文来源于:https://www.xhby.net/content/s66dff705e4b00cab55aaade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