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孙嘉教授团队在肠道菌群—抗菌肽CRAMP轴治疗乳糜泻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以“Gut microbiota-CRAMP axis shapes intestinal barrier function and immune responses in dietary gluten-induced enteropathy”为题发表在欧洲分子生物学组织(EMBO)旗下顶级期刊《EMBO Molecular Medicine》,并被选为封面文章。
肠道cathelicidin相关抗菌肽(CRAMP)除抗菌活性外,具有尚未被揭示的免疫调节功能,尤其是不同细胞来源的CRAMP对组织区域免疫微环境的特异性调控,是领域内的研究热点和难点。孙嘉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发现在乳糜泻小鼠中,十二指肠CRAMP表达缺乏;同时,乳糜泻高风险人群中同样检测到CRAMP人类同源蛋白LL-37表达下降。CRAMP缺失加剧乳糜泻,外源添加CRAMP可缓解乳糜泻相关的肠道屏障受损及粘膜免疫紊乱。此外,研究团队发现乳糜泻小鼠中存在肠道菌群紊乱,表现为致病菌铜绿假单胞菌异常富集并分泌弹性蛋白酶LasB,从而剪切CRAMP使其缺失。抗生素处理敲减铜绿假单胞菌,可恢复CRAMP表达并缓解乳糜泻。上述研究成果首次证实肠道菌群-抗菌肽CRAMP轴和乳糜泻的关联,为治疗或预防乳糜泻提供了新思路。该工作由江南大学食品学院孙嘉教授团队与我校医学院、南昌大学、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法国国家健康与医学研究院合作者合作完成。江南大学食品学院博士生任正楠为第一作者,孙嘉教授为通讯作者。
孙嘉教授长期从事内源活性物质与机体免疫调节及相关重大疾病的干预研究,致力于解决膳食营养、肠道菌群及其活性代谢物参与机体免疫调节等领域内重要科学问题,带领团队在免疫、过敏、胃肠病学、营养等领域国际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系列研究论文。
该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项目、江苏省双创计划团队领军人才项目、食品科学与工程国家一流学科建设等项目的支持。
论文链接:https://www.embopress.org/doi/full/10.15252/emmm.202114059
图1 机制总结图
图2 EMBO Molecular Medicine封面文章
图解:封面图片以壶口瀑布为背景,描绘了肠道菌群(河水)与抗菌肽(河岸石壁)之间的关系。上游浅绿色河水比喻铜绿假单胞菌异常富集的肠道菌群紊乱与河岸冲撞;而外源添加抗菌肽(仙鹤衔来石块),可稳固肠道屏障(下游河岸),从而维持肠道稳态(河水转黄)、缓解乳糜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