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江南大学实践团联合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开展寒假社会实践。江南大学食品学院8名本研学子,从“锡”而来,“鼎”力相助,怀揣着对乡村振兴事业的热忱与憧憬,跨越600公里的山海距离,远赴福鼎市嵛山镇和叠石乡,开启了为期14天的基层实践,用青春描绘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
解锁蜂蜜“新配方”,甜蜜产业再升级
叠石乡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成为养蜂业的理想之地。为推动当地蜂蜜产业高质量发展,实践团深入探访了福鼎市苏他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了解蜂蜜加工工艺及市场需求。公司创始人苏瑶瑶带领团队参观加工车间,并详细介绍了蜂蜜制品的生产流程和技术指标。他表示“乡村振兴使命在肩膀,不能仅停留在‘及格线’水平。我们要不断追求卓越,把品质和创新做到极致。”
实践团没有辜负这份期待。经过深入调研,他们撰写了详尽的产业调研报告,提出强化蜂蜜产品功能性、开发多种风味蜂蜜等创新思路,并成功研发出白茶、芒果、百香果、青瓜四种独特风味的果汁瓶盖蜜。这些新产品不仅丰富了市场选择,还提升了产品的附加值,优化后的产品配方及相关解决方案也以书面报告的形式分享给了企业及政府部门,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玩转”地瓜加工,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嵛山岛以盛产优质地瓜闻名。实践团队在深入了解当地地瓜种植现状和福鼎市农垦集团运营概况后,运用专业知识,对传统地瓜产品发起“改造计划”。他们针对地瓜干、地瓜一口酥、地瓜司康等产品存在的颜色褐变、保质期短等问题,埋头钻研、反复试验,成功研发出 “地瓜脆脆条” 和 “地瓜小酥” 两款新品。这两款产品一经推出,就收获了村民代表的一致好评,大家纷纷期待它们能进一步优化并实现工业化生产,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对话政府,共绘特色产业“新蓝图”
在福鼎市召开的清华大学乡村振兴福鼎工作队成果汇报会上,江南大学实践团的食品学子们表现出色。团队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重点展示地瓜周边产品的具体生产工艺,还提出多项创意产品建议。现场,大家还品尝到了团队研发的红薯脆脆条、红薯一口酥等产品。这些实践成果,得到了当地政府的高度认可。
科普进校园,点燃食品科学梦
实践团走进福鼎市第一中学和第六中学开展宣讲活动,向高中学子介绍江南大学的办学历史、学科发展、专业特色、校园文化,分享了江南大学的独特魅力,并通过生动的食品科普提高学生们的食品安全意识与科学素养,展现了江南学子的精神风貌,让高中学子们对江南大学、对食品科学及乡村振兴事业充满向往。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虽已结束,但江南大学实践团“战斗”的脚步不会停歇。未来,将继续发扬“江南食品人,敢为天下先” 的精神,用双脚丈量祖国大地,用真心感受时代脉搏,在乡村振兴的广阔舞台上,书写更加精彩的青春篇章!

团队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