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食品学院
文:王进怡;图:周睿;审核:李雷 发布日期 :2024-08-10 最后更新 :2024-08-10 浏览次数: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主义思想,助力乡村振兴战略,近日,江南大学“食光嵛你”实践团联合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开展社会实践。怀揣着对乡村振兴事业的热忱与憧憬,食品学院10名本研学子跨越600公里,从江南水乡无锡出发,远赴福鼎市“米粮仓”店下镇,历时近20天,深入基层一线,以青春之名,共绘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
一、深入乡村田间,体悟稻香里的农耕诗篇
7月16日,实践团先后走进福鼎市数个乡村,了解乡土乡情。成员们首站前往海田村,在稻浪翻涌中感受浓厚的农耕文化气息。“‘没有七八下,不敢来店下’,这句口口相传的谚语生动诠释了我们这边农民的插秧技术特别厉害”,村干部费汉选自豪地说到。在农耕文化展示馆,店下镇副镇长施传峰、科技副镇长丁百川为成员们详细讲述店下镇独有的“稻-稻-豆”种植模式。这一独特的种植模式,反映着土地的高效利用与农户种植的智慧,让食品学子深刻体会到农耕文明的源远流长与生生不息。
踏入岚亭村,成员们先后调研船避山农业观光项目与特色品种园,了解福鼎市“1+2+N”特色现代农业概况,即“稳固粮食安全这一基础、发展壮大福鼎白茶和海洋渔业两大百亿主导产业、加强N种特色农产品开发”。“希望同学们在这次暑期实践中能发挥专业特长,把所学专业知识运用到实际,帮助企业改善产品,助力农民新农业发展。”实践过程中,丁百川对同学们提出殷切期盼。
为增进国情民情了解,实践团还开展入户问卷调查。通过入户访谈和发放问卷等方式,成员们共走访10户家庭,与村民们面对面交流并进行CRCS问卷调研。在实地考察村户真实生活情况的基础上,对问卷数据进行分析,以期形成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调研报告。
二、探访企业一线,助力特色化的产业发展
7月19日,福鼎市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站长阙玉林、乡村振兴服务中心高级农艺师王忠义、蚕豆协会会长陈光摇及秘书长洪吉瑞等业界精英,与店下村领导及实践团队成员在店下镇村委会召开福鼎蚕豆产业发展研讨会。针对蚕豆保鲜期短、销售模式单一等瓶颈问题,结合专业人员的种植经验,食品学子根据专业知识,就蚕豆保鲜技术、产品附加值提升等方面提出诸多创新想法,有望推动当地蚕豆产业转型发展。
实践期间,团队先后调研福建闽威实业、福建绿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企业。在闽威实业,成员们参观了现代渔业科技,从育苗到养殖,从加工到销售,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企业的匠心与智慧。在福建绿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技术人员带领成员们参观并详细介绍杏鲍菇的加工过程,让同学们对食品加工的复杂性与精细度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与科技相结合,小菌菇也可以蕴藏着乡村振兴的大希望。
“我们企业产品生产线还是比较完善的,但制作胶原蛋白肽等高端产品的工艺,公司缺乏核心技术。”闽威实业的王经理如是说。食品学子也积极调用所学知识,为企业在改进工艺、升级产品、完善产线提出初步建议和想法。
三、共话校地合作,创造产学研的无限可能
7月30日,福鼎市召开江南大学校地合作工作交流会暨清华大学乡村振兴福鼎工作队暑期成果汇报会。福鼎市副市长李闻笛,清华大学乡村振兴福鼎工作站站长周宏宇,食品学院副院长商飞飞(挂职),福鼎市相关部委办局负责人,我院师生代表参加仪式并予座谈。
李闻笛对福鼎市的美食产业情况作简要介绍,他表示,面对企业规模小、分布不均等挑战,依托本地资源,构建“1+2+n”产业体系,发展冷链生鲜、预制食品等特色品类,推动美食工业化、特色化。他诚邀江南大学食品学院共谋发展,携手提升福鼎美食产业竞争力,焕发新时代活力。
商飞飞向与会人员介绍江南大学食品学院的院史院情、学科优势、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情况。他表示,福鼎市拥有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发展特色食品产业大有可为。他期待未来基于联合实践基地的系列合作,携手拓展更深层次、更宽领域的交流合作。
会上还举行“江南大学食育中国行科普小站”授牌仪式。
最后,食品学子以图文讲解的形式,介绍此次实践的调研情况和实践成果。围绕村户、企业调研,汇报村民生产生活、乡村建设、乡村基层治理等情况,为因地制宜制定规划、政策提供依据。同时为蚕豆、鲈鱼等产业提供工厂、生产流程设计,促进当地特色产业发展。实践成果受到当地政府肯定。
此外,实践团还参观巽城解放战斗遗址、施仁泰故居、中国最北红树林湿地等地,在历史的细节中踏寻先辈足迹,接受红色洗礼。本次暑期社会实践,食品学子通过与政府、企业、农民面对面交流,为农产品保鲜、农产品附加值提升等提供新颖视角与解决方案,展现了食品科学在乡村振兴中的巨大潜力。
“实践虽结束,但我们仍脚步未停。”未来,实践团成员将继续发扬“江南食品人,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为乡村全面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参观农耕文化展示馆
参与农事劳动
参加蚕豆产业发展研讨会
“科普小站”授牌
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