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江南登陆 内网登录 English
  •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学科进程
    • 历任领导
    • 学院领导
    • 党政管理
  • 师资队伍
    • 教授
    • 副教授
    • 客座教授
  • 科学研究
    • 科研概况
    • 基地平台
    • 科研团队
  • 招生就业
    • 招生信息
    • 就业信息
  • 教育教学
    • 本科生教学
    • 研究生教学
    • 教学实习基地
  • 国际交流
    • 交流简介
    •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 交流项目
    • 交流动态
  • 党建工作
    • 工作动态
    • 关工委动态
    • 教工支部
    • 理论学习
    • 先锋之歌
    • 中央部署
    • 主题教育
  • 学生天地
    • 新闻动态
    • 通知公告
    • 科创竞赛

食品学院开展“实践归来话成长”我的青春故事报告会暨新生转型教育活动

  来源:食品学院   文:吴席羽、张任;图:吴语钊、胡鑫;审核:李雷    发布日期 :2022-11-16    最后更新 :2022-11-16    浏览次数:

11月11日,食品学院“实践归来话成长”我的青春故事报告会在图书馆三楼报告厅举行。学院分团委副书记李琳老师、2022级辅导员张任老师出席本次活动,食品学院2022级本科生到场参加。

报告会伊始,“食光嵛你”实践团队精心制作的暖场视频带同学们走进美丽的嵛山岛,激发了同学们对社会实践的兴趣。研支团制作的《西行一载》视频,向大家讲述了支教团成员与芒宽民族中学孩子们的真情故事,引发深深共鸣。

食品学院研支团宣讲人杨晗婕向同学们讲述了他们的故事,300余名学生,10余个乡镇的走访,58家,72次的入户......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食代青年的担当,心之所向,方能远行。

“食光嵛你”项目负责人罗舒凡介绍了THU-JNU乡村振兴福鼎工作站联合支队的成立过程,分别从项目背景,历程,延展三个方面阐述其中的收获与不易。张昱尧展示了团队参与海产品生产加工调研,开展乡村食育课堂,食品安全进社区等一系列社会实践成果。他说,“实践本身的过程就是学习”。

“青芽食育”项目负责人张志清向大家抛出问题:“选择大于努力吗?”团队聚焦儿童食育,开发相关体系课程,致力于消除中国儿童的“隐性饥饿”。他表示,在座每一位同学心中都有一个科普或公益的种子。为了“信念”而选择,少一些功利主义的追求,多一些理想主义的坚持。

“食江归源”负责人朱俊喆从“热爱”谈起,分享了团队在实践中的成长故事,他认为参加社会实践不仅是实现自我价值,更是彰显青年的担当,在孩子们的心里埋下一颗种子,这颗种子里有求真、向上的力量。

“食代青年”宣讲团宣讲人艾力讲述了“强国有我‘核’你一起”食代青年宣讲团的组建过程,实践经验和成果。从志愿服务、生态文明、学科交叉三个维度展现了“食”代青年的智慧力量。

抗疫志愿者孙广晖、张榆含介绍了他们的抗疫经历和感受,累计280小时的志愿时长,每日登访百余户,登记百余辆过卡车辆......责任心与沟通能力,自信心与抗压能力,抗疫心与都得到极大提升。“拧成一股绳,搏尽一份力”的志愿精神始终激发着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

最后,李琳老师和张任老师分别为暑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和先进团队颁发荣誉证书。张任老师作总结发言,她指出,实践是将知识真正化为己用的最好老师,希望大家能够从被服务者、被动参与者转变为积极行动者,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食品学院历来重视实践育人工作,依托社会实践基地资源,不断推进社会实践项目与社会需求相对接,引导青年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在聆听、实践与思考中成长,以更加昂扬的姿态,践行党的二十大赋予的新使命。


报告会现场

实践项目分享


上一篇 > 食品学院举行预备党员转正答辩会

下一篇 > 食品学院组织新生班级开展破冰团辅活动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 邮编:214122

联系电话:0510-85329081 服务邮箱:foodsci@jiangnan.edu.cn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处           

校内备案号:JW备170219

手机版